中星體育以體育發展為己任
認真貫徹國家政策,積極相應國家號召,作為中國社會團體的一分子,東莞市中星體育原作有擔當的,有社會責任的民營企業;投身于體育事業,努力推動中國體育行業發展而不懈努力。我們的科研技術團隊不斷的專研、開發具有科技、環保、節能的科學產品,自公司成立以來便有多個產品上市,同時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證書。中星體育還將以科技發展為己任,推動中國健康、環保的體育事業發展而出一臂之力。中星體育訊
附文:
國家十二五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規劃
來源:發改委
為貫徹落實《全民健身計劃(2011-2015年)》,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體育設施服務需求,推動開展全民健身活動,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質,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》、《全民健身條例》和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》,制定本規劃。 第一章 規劃背景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城鄉居民體育鍛煉意識不斷增強,體育服務需求日趨旺盛,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,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到4億,體育健身已融入群眾日常生活。公共體育設施作為城鄉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重要載體,在保障群眾體育健身權益、滿足群眾體育健身需求方面日益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。 加強和改善公共體育設施服務,是各級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內容。黨和政府歷來重視體育設施建設,努力增加投入,為人民群眾開展體育健身創造條件。據不完全統計,截至2010年底,我國體育場地已初步覆蓋廣大城鄉,總量超過100萬個。但總體上,公共體育設施仍不能滿足群眾快速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,具體表現在:一是供給不足,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約1.2平方米,遠低于日、韓等周邊國家平均水平。初步調查顯示,中西部地區的設施短缺問題最為突出,許多縣(市、區)完全沒有可供使用的大中型公共體育設施。二是布局不合理,城鄉之間、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,差異明顯。三是結構不合理,大型綜合性比賽場館所占比例相對較高,群眾性健身場館所占比例偏低。四是設施利用率不高,社會開放度不夠。 大力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,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公共服務需求,是貫徹落實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》和《全民健身計劃(2011—2015年)》的具體行動,對于提升國民意志品質和身體素質水平、拉動體育消費需求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跑步的28條小知識
- 塑膠地面基層的結構組成及技術要求
- 打了這么久的籃球,你真的了解籃球場嗎?
- 透氣型跑道工藝
- 塑膠跑道優勢特性
- 塑膠跑道的厚度規則
- 高溫天氣施工溫馨提醒——中星體育
- 體育場館相關知識——塑膠跑道
- 地坪材料系列產品——行業發展
- 硅pu材料,硅pu球場材料的使用范圍